為切實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和教育部《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深入落實《太阳集团app首页全面推進課程思政建設實施方案》,全面推進“課程思政”工作的深入開展,我院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愛人民、愛集體為主線,通過外語課程思政教育的實施,實現知識傳授、能力培養和價值引領相統一,實現課程育人功能的目标,着力培養學生堅定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科學文化素質和積極向上的進取精神,造就具有家國情懷、國際視野、能傳播中國文化和中國聲音的高素質外語專業人才。
二、目标
(一)總體目标
深入挖掘凝練學院各專業課程思想政治元素,引導教師自覺将思政教育融入專業課程教學;強化思想理論教育和價值引領;建設充滿思政元素、發揮思政功能的專業課程;切實把思想教育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形成全員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格局。
(二)具體目标
培育、開發一批充滿思政元素、發揮思政功能的示範專業課程;建設一支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精深專業素養、精湛育人能力的專業教師隊伍;提煉系列可推廣的課程思政教育教學改革典型經驗和特色做法;形成一套科學有效的課程思政教育教學質量考核評價體系。
三、基本原則
(一)遵循教育規律
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規律、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和教育教學基本規律,精心設計課程、認真組織教學,促進“課程思政”建設的科學性、系統性、高效性。
(二)發揮教師主體作用
加強教師“課程思政”意識培養,提高教師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課程的教學能力,充分發揮教師課程育人的主體作用,保障教師有效開展“課程思政”建設工作。
(三)注重改革創新
引導教師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在課程教學過程及教學資源建設中的應用,改革教學方法,創新教學手段,拓展思政教育與專業教育的融入渠道。
四、主要措施
(一)緊貼外語專業的特點,梳理蘊含的思政元素
1.理想信念教育。把馬克思主義經典理論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等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融入課程内容,教育引導學生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立志肩負起民族複興的時代重任。
2.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将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貫穿課程始終,從國家意識、法治意識、社會責任意識和個人誠信意識等層面,加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教育,在潛移默化中引導學生樹立正确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3.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課程教學,加強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教育,引導學生厚植愛國主義情懷,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
4.職業素養教育。把職業素養教育與課程教學内容緊密結合起來,重點圍繞職業道德和職業倫理等方面,加強科學精神和工匠精神教育,在教育過程中強調價值觀的同頻共振,使課程教學的過程成為引導學生學習知識、錘煉心志和養成品行的過程。
5.生态文明教育。把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重要發展理念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生态文明的重要論述與授課内容有機融合,加強生态文明教育,引導學生樹立崇尚自然、尊重自然的理念,切實增強學生投身生态文明建設的責任感、使命感。
以上各元素僅是宏觀概括,各課程教師應當根據課程性質、結合課程内容,梳理主講課程中所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承載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并有效融入到課程教學中。
(二)挖掘課程思政元素,發揮課程育人作用
1.教學目标。在課程大綱的研制和修訂中,優化課程内容模塊,教學目标中增加課程思政目标。
2. 教學過程。在課程教學中,将思想價值引領貫穿課程方案、課程标準、教學計劃、備課授課、教學評價等教育教學全過程,促進教學與育人同向同行。
3.教學設計。将課程思政教學目标融入到教學設計中,并根據課程思政目标設計相應教學環節,将課程思政元素融入到學生的學習任務中,體現在學習評價方案中。
4.課程評價。在課程評價标準(學生評教、督導評課、同行聽課)的制定中設置價值引領的觀測點。從源頭、目标和過程上強化所有課程都有育德功能的教育理念,并通過一系列教學建設、運行和管理環節将這種理念落到實處。
(三)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高課程思政能力
1.加強師資隊伍建設,發揮垂範引領作用
(1)組織專題輔導,邀請相關專家學者對“課程思政”深入解讀,加深教師對課程思政的内涵、目标及原則等的理解。開展學習大讨論活動,以提高每位教師對課程思政重要性的認識。
(2)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健全課堂教學管理體系和師德師風建設長效機制,積極引導廣大教師做“四有”好老師,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以德育德。
(3)通過教學觀摩、教學競賽、教學研讨、集體備課等活動,提升課程思政教學能力,并有意識地培育校級課程思政名師1-2名。
(4)建設課程思政教學團隊6-8個,鼓勵學術水平高、教學經驗豐富的教師主持課程思政建設工作,逐步形成一支知識和年齡合理、人員穩定、教學水平高、教學效果好的課程思政隊伍。
2.深化課程改革,注重協同育人
(1)充分發揮專業特色,以教改課程、一流課程等為起點輻射其他專業課程,發掘專業課特色思政元素,建設“以廣度為基礎,深度為進階,思政全貫穿”的教學模式,實施“課程思政”全方位課程改革。
(2)着力打造體現課程思政元素專業示範課程,建設校級金課2-3門,院級金課2-4門,力争建成省級課程1-2門。
(3)開展課程思政教材教法的研究,鼓勵教師積極申報課程思政教改項目,對課程教學研究業績特别突出的優秀教師,在評優評先方面予以政策傾斜。
五、保障措施
(一)組織領導
學院成立“課程思政建設”領導小組,具體落實各項活動。
組長:姚佩芝、李向明
成員:付麗芳、曾望、徐飛、賀萍、陳藜、劉淋、陳娟、徐翠波、曹霞
秘書:青利
(二)協同聯動
加強黨政聯動,明确職責,協同合作,确保“課程思政”工作落到實處。
(三)評價機制
建立科學評價體系,定期對“課程思政”工作實施情況進行評價,使各門課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融入全流程、全要素可查可督,及時宣傳表彰、督促整改。
太阳集团1088vip
2021年4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