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促進外國語(國際)學院輔導員間的交流學習,同時提升工作效率及自身素質,4月15日下午2時,外國語(國際)學院于五教603教室舉辦第九屆輔導員素質能力大賽院内初賽——育人案例分析。共十五位輔導員參與比賽交流分析育人事例及經驗。為客觀嚴謹為我校2022年輔導員技能大賽選拔人才,外國語(國際)學院黨總支書記李向明到場觀賽指導。
比賽開始前,李向明書記為此次大賽發言。書記詳細講述了此次初賽的規則,強調比賽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提出輔導員要不斷提高政治站位,進一步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不斷提高自身理論水平和專業素養,要通過學習交流和探讨,進一步提升處理學生日常事務的能力和技巧,真正實現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把“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落到實處。
此次上台的順序由抽簽決定。第一位上台發言的是肖俊乾老師,他提出面對問題要抓住關鍵,從而提出解決思路再實施具體方法。平常還要多總結曆史經驗從中獲得新的啟發。貼近學生的日常生活,多下寝,要及時發現隐藏在生活中的小問題。多角度多渠道的對學生進行教育。
第二位上台的王敬雙老師從心理方面入手,提出生命安全、心理健康是重中之重。要靈活的應用語言技巧,通過談話和學生和家長進行溝通,巧用迂回戰術最終引向學業方面,減輕學生的壓力,化解心理負擔。
薛勇老師則是強調學生對自我身心、個人财産保護的自覺性問題。從一個物品失竊的案例引發大家的思考。
羅雄老師關心的方面也是學生的心理健康。認為一旦發現問題就要第一時間迅速有效地消滅心理問題。
黎巧仁老師提到大學生生涯規劃的重要性,大一開始并不算早,隻有盡早開始着手生涯規劃問題才能夠盡可能避免學生學習生活和社會實踐的不自覺性,及時地給出學生有關學習、生活的建議,為以後的路指明方向,提高其思想水平從而實現夢想。
許婷婷老師從一個“憤青”愛國學生的例子指出意識形态的引導對未來人生塑造的重要性,将力氣花到該花的地方,正确的用适當的方式愛國,才是将青春熱血揮灑的“正确打開方式”。
趙晗宇老師從學校紀律問題出發,針對多發的晚歸與夜不歸問題給出實操方案和約束方法。在教育工作中輔導員需将批評與說教相結合,一切以學生的生命安全為重,關心學生日常,幫助學生成長,加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王華梅老師的案例提及學生的私人行為及性取向問題,王老師指出學生群體的感情與行為雖是私人的,仍需多加關心,必要時要與家長聯系,及時反映學生問題,将其送至專業醫院治療,但依舊不能歧視性少數群體,給出應有的權利,使其順利畢業。
鄧美玲老師指出頻發的寝室矛盾該從溝通開始解決,心中橫着一杆秤,調節問題,引導矛盾解決。側重于一對一溝通與多方溝通。了解事件的本質,實事求是的化解矛盾。
段蜜老師着重提到的也是心理問題,學生剛從忙碌的高三和熟悉的朋友身邊來到大學,難免不适應生活,而軍訓這座大山又正好地壓在了學生身上,要從心裡去感化解決它。
張蓉老師緊扣“五個五”,從電信詐騙這一方面講到了解決學生問題,更加強調了熟背“五個五”的重要性。
唐琳老師則是着眼于人際關系交往,總結了幾個人際交往缺失焦慮常出現的原因,主張正确認識焦慮合理處理焦慮。
無獨有偶,彭瓊豔老師同樣從心理問題中取材,聆聽學生内心的聲音。
朱雙老師則從與衆不同的觀點出發,從不同民族學生的宗教信仰差異展開她今天的主題。從文化的多樣性指出求同存異的必要性。在法律的約束内享受每個人的自由。
最後,郭添盈老師從學生個人的特殊性切入,認為學生無法真正的權衡各方面的壓力,生活花銷和校紀校規等其他方面仍需一定的約束與改善。
分享結束後,進過綜合評定評出了八例取材新穎、緊扣管理熱點和有明顯育人成效的育人案例,分别是肖俊乾、王敬雙、鄧美玲、朱雙、彭瓊豔、許婷婷、黎巧仁和趙晗宇老師的育人案例。李向明書記對本次比賽進行了總結,他肯定了各位老師的育人案例分享,認為這些案例均來自于學生管理實際,具有代表性和借鑒性,各位老師可以相互參考學習,同時他指出,輔導員在處理學生事務時,一定要緊扣學生學業規劃,心理個性特點,問題處理要及時和注重育人成效,最後指出了此次比賽的一些不足,并對決賽做出了相應的要求。
從上述各案例經驗總結,在學生教育管理工作方面,輔導員應當深入學生當中,增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廣泛運用新媒體、自媒體手段,增強教育工作的及時性和便捷性;不斷創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念、創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雖然這隻是2022年次輔導員素質技能大賽在院内的初試,相信我院的輔導員們一定能憑借出色的表現及過硬的本領在此次第九屆輔導員素質技能大賽的比賽中拔得頭籌!